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物联网感知终端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设备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物联网中感知终端的设计、开发、检测和评估。
Title:Securit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Perception Terminals in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1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93—2022《电力物联网感知终端安全防护要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电力物联网感知终端安全防护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对电力物联网感知终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物理安全要求
条文:终端设备应放置在具有防盗、防破坏功能的机柜或箱体内,并安装位置应避免被轻易接触到。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终端设备的物理保护措施。要求将设备置于具备防护功能的环境中,比如使用专用机柜或箱体,并且安装地点需远离公共区域,防止人为恶意接触或破坏。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外部因素对设备造成的损害风险。
网络安全要求
条文:应采用身份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感知终端;通信过程中应使用加密技术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解读:这部分明确了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流程(如用户名密码组合、双因素认证等),可以有效控制谁能够访问系统资源。同时,在网络通信中启用加密算法(例如TLS/SSL)可保证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或篡改。
数据安全要求
条文:应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重要数据至少达到二级保护级别;定期备份关键业务数据,并保存至少六个月的历史版本记录。
解读:此规定旨在加强数据管理与保护力度。首先,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级处理,确保高价值的信息受到更高等级的保护。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制度,不仅要在本地妥善保存必要时还应考虑异地容灾方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此外,保留较长周期的历史版本有助于追溯历史操作轨迹以及恢复误删内容等功能实现。
以上只是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策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同时满足企业自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