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埋地PE燃气管道定期检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周期、检验项目与方法、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及检验结果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埋地聚乙烯(PE)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
Title:Rules for Periodic Inspection of In-service Buried PE Gas Pip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2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用埋地聚乙烯(PE)燃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DB65/T 4520—2022)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为保障在用埋地PE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630mm、工作压力不大于0.8MPa的埋地PE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即特定规格和参数下的PE燃气管道,确保了检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周期
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对于首次检验后确认安全状况良好的管道,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延长至5年。但若管道出现异常情况或使用条件发生改变,则需提前进行检验。这一规定体现了动态管理的理念,既保证了检验的及时性,又兼顾了经济性和合理性。
三、检验内容
1. 外观检查:包括管道表面是否存在裂纹、鼓包、变形等缺陷,以及防腐层是否完好。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项目,直接关系到管道的安全状态。
2. 埋设环境调查:评估管道周围的地质条件、周边建筑物及设施的影响。良好的埋设环境有助于减少外部因素对管道造成的损害。
3. 管道运行记录审查:重点查看历史运行数据,如压力波动情况、温度变化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判断管道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四、检验方法
1. 超声波检测:用于探测管道内部是否存在腐蚀或其他损伤。超声波检测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在发现细微缺陷方面表现优异。
2. 气密性试验:通过向管道内充入气体并观察压力变化来判断密封性能。此方法简单易行,能快速发现问题所在。
五、检验报告与处理建议
检验完成后应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维护保养或者更换方案。如果发现严重安全隐患,则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而对于轻微问题,则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逐步解决。
六、培训与教育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技术要点。只有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准确执行检验任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用埋地聚乙烯(PE)燃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DB65/T 4520—2022)从多个角度规范了埋地PE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流程,为保障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