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区多胎羊育成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农区多胎羊育成羊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ring and Management of Polytocous Sheep in Agricultur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89—2022《农区多胎羊育成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多胎羊育成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多胎羊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饲养环境
标准要求多胎羊育成羊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至25℃,湿度控制在50%至70%之间。这一条文强调了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多胎羊健康生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要防止低温对幼羊的影响。
二、饲料营养
标准规定多胎羊育成羊的日粮应包含粗料、精料和青绿饲料,其中粗料占日粮干物质的30%-40%,精料占50%-60%。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4%-16%,钙磷比例维持在1.5:1至2:1之间。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A、D、E以及微量元素。这一条文明确了多胎羊育成羊的营养需求,有助于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三、疫病防控
标准指出,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接种、驱虫、消毒等措施。育成羊在出生后7天内需注射初乳,20-30天进行第一次驱虫,60天左右接种疫苗。同时,要定期监测羊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治疗。这一条文突出了疫病防控在多胎羊养殖中的关键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率,保障羊群安全。
四、日常管理
标准建议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料,并观察羊群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饮水要充足且清洁,冬季可适当加热。定期修剪蹄部,防止蹄病发生。此外,还应做好断奶过渡期管理,逐步减少母羊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这一条文涵盖了多胎羊育成羊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提高饲养效率。
综上所述,《农区多胎羊育成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为多胎羊的科学饲养提供了指导,养殖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