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包虫病的防治原则、诊断方法、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动物包虫病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imal Echinococc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动物包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65/T 4519—2022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新疆地区动物包虫病的防控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并且规定了家畜、犬等涉及的主要动物种类以及感染源的概念。这对于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
其次,在预防措施中强调了定期驱虫的重要性。标准要求对牧区犬只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驱虫处理,并且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此外还提到要建立完善的犬只管理制度,包括登记造册、定期检查等,以减少犬只间传播的风险。
再者,在监测与报告环节指出,各级兽医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上报疑似病例。对于确诊为包虫病的病例,不仅要采取隔离治疗措施,还要追溯其来源,查找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从而切断传播链。
另外,关于无害化处理的规定也十分具体。当发现病死或扑杀的染疫动物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同时要求所有参与处置人员穿戴防护装备,防止自身受到感染。
最后,在健康教育方面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包虫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牧区,应加强对牧民特别是儿童的宣传教育力度,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卵的环境。
综上所述,《动物包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B65/T 4519—2022从多个层面系统地构建起了完整的防控体系,为有效遏制包虫病在新疆地区的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