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多胎性状经济杂交的技术操作要求、选种选配、配种方法、饲养管理及繁育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绵羊多胎性状的经济杂交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conomic Hybridization of Sheep Polytocous Tra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31—2022《绵羊多胎性状经济杂交技术操作规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对如何通过科学的杂交技术提高绵羊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1. 杂交模式的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杂交模式时应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及种质资源状况。例如,可以采用终端父本杂交或双杂交等模式。其中,终端父本杂交是将一个高产肉品种作为父本与本地母羊杂交,以获得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优良的商品代羔羊。
2. 种公羊的选择
对于种公羊的选择,标准强调要挑选遗传稳定性好、健康状况佳且具有较高多胎性状遗传潜力的个体。具体要求包括年龄一般为1-5岁之间,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并且经过两年以上的生产性能测定证明其具备良好的繁殖能力。
3. 繁殖管理
在繁殖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采取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受胎率。同时,还应注意母羊的营养供给,确保其在整个妊娠期间都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此外,为了保障羔羊健康成长,应在产后及时清理产床并给予初乳喂养。
4. 饲养环境
标准特别提到饲养环境对于提高绵羊繁殖效率的重要性。理想的饲养环境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卫生的生活空间。特别是在冬季寒冷季节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温冻害影响到母羊及其后代。
5. 健康监测
最后,健康监测也是整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定期开展疾病筛查工作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另外,还应对所有参与杂交计划的动物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系统以便于追踪管理和数据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DB65/T 4531—2022《绵羊多胎性状经济杂交技术操作规程》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