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肃地区马先蒿治理的技术要求、治理方法、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地区草原及类似生态环境中马先蒿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dicularis Przewalskii Control in Gans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40—2022 甘肃马先蒿治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甘肃地区马先蒿治理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调查监测、防治措施到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有效控制马先蒿的扩散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中提到,马先蒿的调查监测应当采用样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若干样方,样方大小根据植被类型确定,一般为1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不等。通过定期记录样方内马先蒿的数量和覆盖度,可以掌握其生长动态。此外还要求对周边环境因子如土壤湿度、光照条件等进行同步观测,以便分析马先蒿种群变化的影响因素。
在防治措施方面,标准强调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物理防治上提倡人工拔除结合机械清除,特别是在马先蒿开花结实前及时去除植株,防止种子传播。化学防治则建议选用低毒高效的除草剂,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施用。生物防治可引入天敌或竞争性植物来抑制马先蒿生长。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非目标植物,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对于防治效果评估,标准指出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量。首先是对马先蒿种群密度和覆盖度下降幅度的定量评价;其次是周边生态环境恢复状况的定性描述;再次是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考量,比如是否减少了对畜牧业的危害,提升了土地生产力等。评估周期通常为一个完整的生长季结束后,以确保能够全面反映防治措施的实际成效。
这些条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先蒿治理技术体系,既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又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