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品种资源抗旱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计、抗旱鉴定方法、结果评价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棉花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63—2022 棉花品种资源抗旱鉴定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品种资源抗旱鉴定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抗旱鉴定的试验条件应模拟干旱环境。这包括土壤含水量的控制,通常要求田间持水量在40%以下,并且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保持这一水平。这种严格的水分管理有助于准确评估不同棉花品种对干旱的耐受能力。
其次,在抗旱鉴定过程中,需要记录多项生理指标。例如,叶片相对含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反映了植物体内水分状况。标准建议使用快速烘干法测定叶片干重与鲜重的比例来计算相对含水量。此外,还需测量叶片渗透压、脯氨酸含量等生化参数,这些都能反映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
再者,关于评价体系部分,标准提出了综合评分法。即根据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以及植株最终产量损失情况给予打分,总分为100分。其中,耐旱性强的品种得分应在70分以上,而得分低于30分则认为不具抗旱性。此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强调了试验设计的重要性。要求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同时保证样本数量充足以便获得可靠数据。此外,所有操作步骤均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5/T 4563—2022》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抗旱鉴定框架,这对于推动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优质棉花新品种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