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疾控机构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基本原则、储备种类、数量要求、管理措施及更新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Title:Reserve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Emergency Materials for COVID-19 in Disease Contro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疾控机构新冠肺炎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规范》(DB65/T 4547—2022)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疾控机构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的物资储备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物资储备原则、物资种类、储备量、储备方式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为疾控机构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物资储备原则
标准指出,疾控机构在进行新冠肺炎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时应遵循“科学合理、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其中,“科学合理”意味着物资储备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和流行病学特点,确保储备的物资种类齐全且数量充足;“分级分类”则强调根据物资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并按照不同功能类别进行分类存放;而“动态调整”要求疾控机构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时更新储备方案,确保储备物资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物资种类及储备量
标准明确了疾控机构需储备的主要物资种类及其最低储备量。主要包括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防护服、手套等;消杀用品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检测设备如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等;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如冷藏箱、生物安全柜等。对于每种物资的具体储备量,标准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参考数值,例如防护口罩的日均消耗量可按每名工作人员每日使用一片的标准估算,总储备量至少满足30天的需求。
三、储备方式
针对物资储备方式,标准提出了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储备适用于大型医疗物资如负压救护车、移动实验室车等,这类物资通常体积大、价值高,适合统一采购后存放在专门仓库中;而分散储备则更适合小型易耗品如防护手套、检测试剂盒等,这些物资可以分发到各个基层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便于快速响应突发情况。此外,标准还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资的智能化管理和追踪,提高储备效率。
四、物资管理要求
在物资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包括入库验收、出库登记、定期盘点等流程,确保账实相符;二是加强物资维护保养,特别是对精密仪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校准,防止因保管不当导致性能下降;三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接到疫情预警后能够迅速启动物资调配预案,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和人群的需求;四是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物资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效用。
综上所述,《疾控机构新冠肺炎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规范》(DB65/T 4547—2022)不仅为疾控机构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也为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疫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