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要求、人员配备、装备配置、职责任务、培训演练、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mmunity Mini Fire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634—2022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选址布局、人员配备、装备配置、训练演练、执勤值守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对社区微型消防站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社区火灾防控能力。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选址布局
标准规定社区微型消防站应设置在便于车辆进出且靠近主要道路的位置,确保消防车能够快速到达现场。同时要求站点距离居民区中心位置不超过500米,以保证发生火情时能迅速响应。此外还强调了站点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包括器材存放区、休息区等,并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未来扩展。
人员配备
每个社区微型消防站至少需要配备6名专职或兼职队员。其中必须包含一名站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以及若干名具有灭火救援技能的队员。所有成员均需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标准特别指出,在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应当增加备勤力量,确保始终有足够的人员处于待命状态。
装备配置
微型消防站应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干粉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基础设备。同时鼓励配备破拆工具组、救生绳索等高级装备来应对复杂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器材都必须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训练演练
为了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标准要求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集中训练活动,内容涵盖体能测试、技能操作及战术研讨等多个方面。每年还需开展一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检验预案执行效果。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锻炼,使每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任务流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执勤值守
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是本标准的核心要求之一。每个班次至少安排两名以上人员同时在岗,保持通讯畅通以便随时接收报警信息。一旦接到火警电话,应在一分钟内出动前往指定地点处置险情。此外还提倡建立完善的交接班记录系统,详细记载每次出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维护管理
最后一点是关于日常维护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清洁整理库房、检查库存数量是否充足、更新过期物品清单等常规事务。对于损坏严重的器材应及时送修或更换新货,避免因小失大造成更大损失。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各类文件资料,方便日后查阅参考。
综上所述,《DB65/T 4634—2022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规范》不仅明确了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更重要的是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只有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