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色林果巴旦木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及采收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巴旦木的绿色生产过程。
Title: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haracteristic Forest Fruits - Alm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特色林果巴旦木绿色生产技术规范》(DB65/T 4606—2022)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巴旦木的绿色种植和管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土壤管理
标准中指出,在巴旦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土壤pH值在6.5-8.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土壤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巴旦木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而有机质不足则会导致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
灌溉管理
灌溉应采用滴灌方式,并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调整灌溉量。每次灌溉后需检查土壤湿度,确保根系活跃层湿润深度达到30-50厘米。滴灌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避免传统漫灌可能带来的盐碱化问题。
施肥管理
提倡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2吨。基肥应在秋季深翻时施入,追肥则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分次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能促进巴旦木健康生长,还能改善果实品质,增加产量。
病虫害防治
强调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使用生物制剂或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例如,可以设置黄色粘板诱杀害虫,或者利用天敌如瓢虫来捕食蚜虫等害虫。此外,还应定期巡视果园,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迹象。
收获与贮藏
规定收获期应依据果实成熟度确定,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采摘。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收获后的巴旦木需要立即进行清洗、分级和干燥处理,确保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8%)。最后,应存放在通风干燥且无异味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从事巴旦木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高巴旦木的质量和产量,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