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北落叶松鞘蛾性信息素在监测和防治中的应用技术要求,包括诱捕器的安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华北落叶松林区利用性信息素对鞘蛾进行监测和防治的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in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Sheath Moth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830-2013《华北落叶松鞘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华北落叶松鞘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对“性信息素”、“诱捕器”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规范定义,明确了性信息素是雌虫分泌用于吸引雄虫交配的信息化学物质。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确保后续工作的准确性。
二、诱芯制备
规程规定诱芯应选用天然橡胶或硅胶材质,其载药量需控制在1.5±0.2mg范围内。实际操作中,要保证诱芯的均匀性,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效果不佳。同时,储存温度不应超过25℃,以防止性信息素失效。
三、诱捕器设置
诱捕器应设置在树冠下部1/3至中部位置,每公顷设置密度为10-15个。安装时需注意方向,确保诱芯朝上。首次投放后7天内检查一次,之后每周检查一次,及时清理捕捉到的雄虫并记录数量。
四、监测与评估
通过连续3年的监测数据,确定诱捕器的有效范围为150米左右。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诱捕器布局,保持合理的密度。同时,结合田间调查数据,评估防治效果,当诱捕数量低于防治阈值时可停止使用。
五、注意事项
规程特别强调,在使用性信息素的同时,不得混用其他化学农药,以免影响性信息素的效果。此外,性信息素只能用于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不得作为商品出售或转让。
六、附录
附录部分提供了性信息素制剂质量要求、诱捕器设计图样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以上内容是对规程中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有效开展华北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