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蒜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氮磷面源污染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施肥原则、施肥量控制、施肥方法、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大蒜种植区域的氮磷面源污染防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of Garlic Fertil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588—2023《大蒜肥料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要求》是一项针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措施减少大蒜种植过程中氮磷流失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以大蒜为种植对象的农田,在大蒜种植期间采用的肥料施用及氮磷污染防控技术。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目标作物,确保了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基础数据采集与评估
标准要求在实施任何肥料管理措施之前,需收集土壤类型、前茬作物种类及产量、灌溉方式等基础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评估土壤肥力状况。这一过程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至关重要,有助于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施肥原则
强调“平衡施肥”理念,即根据大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分配氮磷钾比例。具体来说,苗期应侧重于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拔节期至抽薹期则需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来提高抗逆性并促进花芽分化;而成熟期则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以防徒长影响品质。此外还提倡使用缓释肥料或有机无机复混肥,这样可以延长养分释放时间,减少流失风险。
氮磷肥施用量控制
明确规定了氮肥(纯氮)每亩施用量不应超过30公斤,磷肥(P2O5)不超过15公斤。同时建议将总氮肥量的60%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剩余部分按比例分期追施。对于磷肥,则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大蒜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供给,又有效降低了因过量施肥引发的环境压力。
灌溉管理
提出了一套结合天气预报与土壤湿度监测的精准灌溉策略。当预测未来几天内有降雨时,可适当推迟浇水时间,避免因雨淋冲刷造成养分损失。另外,在干旱条件下,采用滴灌或渗灌等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氮磷迁移。
监测与评价体系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环境影响跟踪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测田间排水沟渠中的氮磷浓度变化趋势,以及评估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指标。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应及时调整后续管理措施直至恢复正常水平为止。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蒜肥料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要求》从多个维度出发,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它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政府部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