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要求、模型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协同工作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2T 0071—2023 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用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阶段应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5.1.1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体系。这意味着施工单位需要构建一个以BIM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架构,确保所有参建方能够通过统一平台协同工作。这一体系应当涵盖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6.2.3条指出: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布置模拟。此规定强调了利用三维可视化手段来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重要性。通过BIM模型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空间冲突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7.3.5条要求:对于复杂节点构造,宜采用精细化建模方式。这一条款突出了精细化建模在处理复杂结构时的价值。它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构件之间的关系,为现场施工提供精确指导,并减少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质量隐患。
8.4.2条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管理需基于BIM模型实施。当发生设计变更时,应及时更新BIM模型,保持模型与实际工程的一致性。这样做不仅便于追溯变更历史,还能保证后续施工依据最新资料执行。
9.5.1条提到:竣工验收阶段要形成包含BIM模型在内的完整交付成果。竣工验收不仅是工程项目结束的标志,也是向业主移交的重要环节。完整的BIM交付成果将作为后期运营维护的基础资料,具有长期参考意义。
以上只是部分重点内容的解读,整个规范涵盖了更多细节要求,旨在推动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全面应用,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