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在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安全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Title: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Specifications Part 2: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78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15.2-202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范 第2部分:设计与施工》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选址要求
标准指出,充电站的选址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具体来说,充电站不得设在地势低洼或易积水的地方,且需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至少30米以上。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充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供电系统设计
对于充电设施的供电系统设计,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例如,交流充电桩的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而直流快充桩则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其额定电压为380V。此外,还强调了供电线路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并建议使用不低于IP54防护等级的配电箱以提高防尘防水性能。
3. 接地保护措施
在接地保护方面,本标准特别强调了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金属部件均需可靠连接至接地母排,并且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4欧姆。同时,还要求设置独立的防雷接地装置,并确保其与电气系统的接地分开布置。
4. 消防设施配置
消防安全是充电设施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根据标准要求,在每个充电区域都必须配备干粉灭火器,数量不少于两具;而对于大型充电站,则还需增设自动喷淋系统及烟雾报警器等先进设施。另外,还明确规定了电缆沟内应铺设阻燃型电缆,并定期检查维护以防止火灾隐患。
5.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施工阶段,该标准对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比如,地下电缆敷设时要保证足够的埋深(一般不小于0.7米),并采取有效的防腐蚀处理措施;地面硬化工程则需要遵循C25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
6. 验收检测程序
最后,在项目竣工后进行验收时,除了常规的功能测试外,还需完成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检测等多项专项检验工作。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限值之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范 第2部分:设计与施工》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维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同时也结合了实际操作中的难点问题给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这对于推动贵州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