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烟田杂草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杂草种类识别、防控原则、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烟草种植过程中烟田杂草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Tobacco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 Part 6: Weed Control in Tobacco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14.6-2023《烟草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6部分:烟田杂草》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烟草种植中杂草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烟田杂草的防治原则、方法和具体操作要求,旨在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烟叶质量。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治原则
第5.1条 明确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辅助,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化学防治为补充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单一依赖化学药剂,实现对烟田杂草的有效控制。
农业防治
第5.2条 强调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翻土等农业措施来抑制杂草生长。例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可以破坏杂草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选择与烟草不争肥争光的作物进行轮作,能够有效减少杂草基数。
物理防治
第5.3条 提到采用机械除草或人工拔除等方式直接去除杂草。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烟田或者需要精准控制的地方。特别是在烟草生长的关键时期,人工拔除个别难以被其他方法清除的大株杂草尤为重要。
生物防治
第5.4条 推荐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生物制剂来控制杂草。比如释放食杂草昆虫到田间,这些昆虫专门取食某些特定种类的杂草而不伤害烟草植株。此外,还可以施用微生物菌剂,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平衡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化学防治
第5.5条 对于必须使用化学药剂的情况,规定了严格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方法。首先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除草剂品种;其次要根据杂草种类及生长阶段确定最佳施药时间,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产生抗药性问题。
安全间隔期
第5.6条 要求在最后一次喷洒除草剂后至采收期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残留药物不会影响烟叶品质及人体健康。通常情况下,这个间隔期不得少于20天。
以上就是DB52/T 1714.6-2023标准中有关烟田杂草绿色防控的一些关键内容解析。遵循该标准不仅有助于保障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