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竣工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验收内容与方法、验收流程及验收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Title: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Specifications Part 3: Completion Accept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K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15.3-202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范 第3部分:竣工验收》是贵州省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竣工验收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防护措施
标准要求充电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防雷、接地和过流保护装置。具体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且每个充电桩都需配备独立的漏电保护器。这确保了在雷击或电气故障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损坏及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2. 通信与监控系统
充电站需安装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充电桩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并能将数据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这样不仅便于日常维护管理,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障充电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环境适应性测试
在验收过程中,应对充电设施进行高低温环境试验以及盐雾腐蚀试验。目的是检验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是否仍能保持良好的启动性能;而在沿海地区使用时,则需要特别注意防腐蚀设计。
4. 标识标牌设置
明确规定了各类指示标志的位置布局要求,如入口处须有明显的“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字样,每个充电桩旁也应贴有操作指南及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此外,还需考虑夜间可视度问题,建议采用反光材料制作标识牌。
5. 应急处置预案
要求运营单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内容涵盖火灾扑救、设备故障排除等多个方面。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整个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涵盖了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等多个维度,对于保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