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树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桃树主要病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Peach Tree Diseases and Pests - Part 1: Major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13.1-2023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一部分主要病害部分,对桃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
文件指出要构建以气象数据为基础的病害监测预警体系。强调在桃园内设置专用的温湿度传感器和降雨量记录仪,定期采集环境参数。通过长期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测炭疽病、褐腐病等高发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一措施有助于果农把握最佳防治时机,避免盲目用药。
二、农业防治措施要求
1. 强调合理修剪的重要性。要求每年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夏季也要及时疏除过密枝条,保持良好通风透光条件。
2. 提倡采用抗病品种。如选用早钟6号、锦绣黄桃等相对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3. 实行轮作制度。桃树与其他非核果类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可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
三、物理防治方法
1. 推广使用防虫网。特别是在幼果期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阻止蚜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侵入。
2.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2公顷安装一台,夜间开启可诱杀害虫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3. 果实套袋技术。在病害高发季节前完成果实套袋工作,既能防止病菌侵染又能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四、生物防治策略
1. 鼓励释放天敌昆虫。例如利用赤眼蜂控制桃蛀螟的发生。
2. 使用微生物制剂。推荐使用木霉菌制剂防治灰霉病,其效果显著且环保。
3. 施用植物源杀菌剂。如苦参碱溶液可用于防治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五、化学防治规范
1. 明确规定了不同病害的关键防治时期。例如炭疽病应在花后至幼果期喷药保护;褐腐病则需在开花末期及果实膨大初期用药。
2. 列出了推荐使用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清单。包括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并给出了安全间隔期。
3. 强调交替用药原则。为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一类作用机制的药剂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两次。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要求所有投入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 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药液。
3. 对于废弃包装物应集中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该规程为桃树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