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引黄灌区微灌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引黄灌区内采用微灌技术的农田灌溉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cro-irrigation Engineering in Yellow River Diversion Irriga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09—2023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是山西省针对引黄灌区微灌工程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微灌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微灌系统设计
根据规范第5.1节,微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灌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以及水源条件等因素。设计时要确保灌溉均匀度达到85%以上,并且要求在不同季节能够灵活调整灌溉量。此外,对于首部枢纽的设计,必须包括过滤装置以防止堵塞,同时还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压力表、逆止阀等。
管材选择与铺设
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强调了管材质量的重要性。第6.2节指出,所有用于微灌系统的管道均需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且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坏。铺设时应遵循水平布置原则,尽量减少弯头数量以降低水头损失;当穿越道路或建筑物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过滤器配置
为了保证水质清洁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规范特别强调了过滤器的选择与维护。按照第7.1节的规定,过滤器类型应根据水源状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叠片式或网式过滤器。定期清洗过滤器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否则会导致流量减小甚至完全阻塞。建议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清理污垢。
自动化控制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微灌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依据第8.3节的要求,该类系统应当具备自动监测、报警以及远程操控等功能。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掌握田间湿度变化情况,并据此自动调节出水量,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另外,在遇到异常状况(如断电、漏水)时能迅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维护保养
良好的日常维护是保障微灌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规范第9章专门论述了如何正确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测试阀门启闭灵活性、清理沉淀池内的淤积物等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记录每次检修的结果,便于日后查阅参考。
总之,《DB14T 2709—2023引黄灌区微灌工程技术规范》为我省引黄灌区开展微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才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