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仁用杏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仁用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Nut Apric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88—2023 仁用杏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仁用杏栽培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品种选择”部分,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这要求种植者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优选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确保种苗质量,为后续丰产打下基础。
在“建园规划”环节强调了合理布局的重要性。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源分布等因素,科学设计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周围植被,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施肥管理章节指出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树龄、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施加适量肥料。提倡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养分供给又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策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等措施减少病原菌基数;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必要时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农药残留风险。
修剪整形部分明确要求每年进行适度修剪,去除枯枝弱枝,调整树冠结构,促进通风透光。冬季修剪侧重于骨架构建,夏季修剪则关注结果枝组培养,使树体保持良好长势并维持高产稳产状态。
灌溉节水措施中推荐滴灌或渗灌等先进灌溉方式,严格控制用水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更要做好保墒工作。同时鼓励收集雨水资源加以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采收加工环节特别强调适时采摘,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仁用杏品质。对于收获后的处理也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包括分级包装、干燥储存等步骤,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这些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仁用杏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