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松类林分可持续经营的技术要求、经营管理措施及监测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马尾松、油松等松类林分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ine Forest Stands in Shanx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80—2023《松类林分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松类林分可持续经营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松类林分:由松属植物组成的森林群落,包括油松、红松等常见树种。
2. 可持续经营: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二、规划与设计
1. 林分结构优化:应根据林地条件合理配置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形成多层次立体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2. 树种选择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考虑不同树种之间的互补性。
三、抚育管理
1. 间伐强度控制:首次间伐时,采伐量不应超过林分蓄积量的20%,以后各次间伐间隔期不少于5年。
2.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四、更新改造
1. 更新采伐:当林分年龄达到成熟龄或过熟龄且自然更新能力弱时,可实施更新采伐。
2. 新造幼林抚育:新造林后第一年内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补植,并连续三年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除草松土作业。
五、监测评估
1.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碳储量变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率以及水源涵养功能改善情况等。
2.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经营方案下的投入产出比来确定最佳实践路径。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具体执行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