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滑模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滑模施工工艺进行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liding Form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rash Barri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76—2023《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滑模施工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滑模施工的技术标准。以下对规程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5.1.2条:滑模施工前的准备
本条规定了滑模施工前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施工方案制定、材料检验和机械设备调试等。这些准备工作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例如,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设施,避免因积水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所有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5.2.3条:模板安装与调整
此条强调了模板安装的重要性及其精度要求。模板安装时需保证其垂直度和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浆现象发生。在调整过程中,应依据测量控制点定期检查模板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及时修正偏差,以确保最终成型的防撞护栏达到设计尺寸。
第5.3.1条: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
该条款明确了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流动性以及保水性。具体而言,坍落度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180mm~220mm),以适应连续作业的需求;砂石料粒径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1.5mm;水泥用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早期强度并增强抗裂能力。
第5.4.2条:滑升速度控制
合理确定滑升速度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本条规定,在正常情况下,滑升速度应保持稳定且均匀,一般推荐值为每小时约20cm~30cm。当遇到特殊情况如气温骤变或风力较强时,则需要适当降低滑升速度,以防出现质量问题。
第5.5.3条:拆模养护
拆模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按照规程建议,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75%以上,并且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不大于20℃的情况下即可开始拆模操作。此外,还应注意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比如覆盖保湿材料、定时洒水等,以促进混凝土充分硬化。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滑模施工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整个施工流程,旨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各项任务,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