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中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Title:Follow-up Support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Relo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Part 13: Management of Workshop in Ethnic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 244.13-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 第13部分: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管理》标准对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帮扶车间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民族特色和文化背景,确保场地布局合理且便于群众参与。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其次,在人员配置方面,规定了车间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管理经验,并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法律法规。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岗位需求。
再者,关于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强调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并且特别提到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此外还鼓励采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针对产品质量控制,明确规定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出厂检验全过程都应严格把关。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有应急预案,并及时处理反馈意见,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5226T 244.13-2023》为推动民族地区帮扶车间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它既体现了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支持态度,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