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感染非洲猪瘟后进行复养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规模猪场在非洲猪瘟感染后的复养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breeding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Pig Farms Infected with African Swine Fe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156-2021规模猪场感染非洲猪瘟复养评估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规模猪场在发生非洲猪瘟后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复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复养前环境检测与消毒
标准明确指出,在猪场复养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测和彻底的消毒处理。具体要求包括:
- 环境检测:对猪舍内外、水源、饲料储存区等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保环境中没有非洲猪瘟病毒残留。
- 消毒程序: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剂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
2. 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是复养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物安全措施:
- 人员管理: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并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
- 车辆管理:进出猪场的所有车辆需经过严格消毒,且不得直接接触生产区域。
- 物资管理:所有引入猪场的物资(如饲料、疫苗)必须经过检疫合格,并在指定区域存放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3. 猪群健康监测
为了保证复养的成功,标准提出了详细的猪群健康监测方案:
- 健康检查:新引进的猪只需经过至少30天的隔离观察期,期间每日进行健康检查。
- 抗体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认其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状态。
- 异常处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进行进一步诊断,必要时采取扑杀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
饲料和饮水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猪群的健康状况:
- 饲料来源: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提供的高质量饲料,并对其进行批次检测。
- 饮水净化: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必要时增加过滤和消毒设施。
5. 应急预案制定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疫情爆发后的应对流程、责任分工以及资源调配等内容。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非洲猪瘟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各规模猪场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维护我国畜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