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的基本要求、区域划分与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及疫情报告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规模化蛋鸡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osafety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Egg-laying Chicken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517-2023《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蛋鸡养殖行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规模化蛋鸡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蛋鸡健康和产品质量。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与布局
条文:5.1 场址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1000米以上,并避免位于低洼积水地带。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远离人群密集区域可以减少外来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同时,避开工业污染源和主干道能够有效防止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侵入。地形条件也需考虑,确保排水良好有助于预防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卫生问题。
入场管理
条文:6.2 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更衣后方可进入,且不得携带任何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切断外部污染物进入生产区的途径。通过强制性淋浴更衣程序,可以清除人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和其他潜在危害物。禁止携带未消毒物品则进一步减少了可能成为病原载体的风险因素,从而保护鸡群免受外界病原侵害。
鸡舍环境控制
条文:7.3 鸡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8℃至26℃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0%至70%,并定期通风换气。
解读:适宜的温湿度不仅有利于蛋鸡生长发育,还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改善空气质量,为蛋鸡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量。
疫苗接种与防疫措施
条文:8.1 新引进雏鸡需先隔离观察两周,确认无异常后再混群饲养,并按照免疫计划实施疫苗接种。
解读:新进雏鸡可能存在潜伏感染情况,因此设置隔离期非常必要。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现早期病症迹象,防止疾病扩散。严格遵循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则能有效提升鸡群免疫力,抵御常见传染病威胁。
废弃物处理
条文:9.2 鸡粪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后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液体废弃物须经厌氧发酵或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解读:合理处置废弃物对于维护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高温堆肥不仅能杀死大部分病原体,还能够转化为有机肥料资源;而对液体废弃物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则可避免造成水体污染,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展示,整个标准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日常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原则,为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促进蛋鸡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