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陆丰黄牛繁殖的技术要求,包括选种选配、发情鉴定、配种、妊娠诊断、围产期管理及犊牛培育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陆丰黄牛的繁殖生产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of Lufeng Yellow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5T 16-2022 陆丰黄牛繁殖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陆丰黄牛的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对于提高陆丰黄牛种群质量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繁殖准备阶段
标准规定在繁殖前需要对母牛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确保其达到适宜的体况评分。具体要求是母牛的体况评分应在3.0-3.5之间。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母牛的发情周期和受胎率。同时,还需对公牛进行精液质量检测,确保精子活力不低于0.7。
二、发情鉴定与配种时机选择
标准指出可以通过外部观察法、直肠触诊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母牛是否处于发情期。建议在母牛出现静立反射时进行首次配种,间隔12小时后再配种一次。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受胎率。此外,还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种时间,春季和秋季是陆丰黄牛的最佳繁殖季节。
三、妊娠管理
在妊娠期间,要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标准要求每4周进行一次超声波检查,以确认胎儿数量及健康状况。同时要加强营养供给,保证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比例不低于12%,钙磷比控制在1.2:1至1.5:1之间。还要防止母牛受到惊吓或剧烈运动,避免流产风险。
四、分娩接产
当母牛进入分娩阶段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标准强调接产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正常分娩过程及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分娩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18℃-22℃范围内。如果发现难产迹象,应及时采取人工助产措施,必要时请兽医协助。
五、犊牛培育
新生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内的黏液,确保呼吸通畅。标准推荐采用初乳喂养方式,在出生后半小时内让犊牛吸食初乳至少2升。之后转入常乳喂养,每日分早晚两次进行,每次量为体重的1/10左右。同时要注意保温防寒,特别是冬季要提供足够的垫草。
以上内容是对《DB4415T 16-2022 陆丰黄牛繁殖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的专业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陆丰黄牛的繁殖效率和后代品质,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