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犊牛全混合日粮(结构性饲料)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犊牛饲养中使用的全混合日粮(结构性饲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Title:Total Mixed Ration (Structural Feed) for Dairy Cal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饲料标准的演进过程中,新老版本之间的差异往往反映了行业技术进步、监管要求变化或消费者需求的提升。TIMAS 091-2025《犊牛全混合日粮(结构性饲料)》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在2025年发布后,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其在配方设计、营养指标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均有所调整。本文将聚焦于“结构性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界定与检测方法”这一条文,深入解读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结构性饲料的粗纤维含量通常以干物质为基础进行计算,但未明确区分不同来源的纤维成分,也未对纤维的可消化性提出具体要求。而新版标准则首次引入了“有效纤维”的概念,并对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细化,强调了纤维的结构特性与瘤胃发酵功能的关系。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基于对犊牛消化生理特点的深入研究。犊牛瘤胃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对粗纤维的利用能力有限。传统高纤维日粮可能导致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缓等问题。新版标准通过引入“有效纤维”指标,鼓励使用易于消化且能促进瘤胃健康发展的纤维源,如部分青贮饲料、优质牧草等,从而优化日粮结构。
此外,新版标准对粗纤维的检测方法也做了更新。旧版主要依赖常规分析法(如酸性洗涤纤维ADL),而新版则增加了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并结合体外发酵试验评估纤维的降解率。这种多维度的检测方式,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饲料在实际饲喂中的营养价值。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原料选择与配方设计,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同时,检测机构也需要升级设备与方法,以适应新的检测流程。而对于养殖户来说,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选择更科学、更高效的犊牛日粮,提升养殖效益。
总之,TIMAS 091-2025在结构性饲料方面的新变化,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犊牛健康与生产性能关注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有效纤维”和检测方法的调整,新标准为行业提供了更精准、更实用的指导依据,也为未来犊牛饲养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