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和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资源目录的构建、管理和应用。
Title: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Safety Data Specification - Part 1: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ue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00.1-2022《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数据规范 第1部分:信息资源目录》是深圳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领域的数据资源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多个关键术语的定义,例如“信息资源”、“数据元”等。这些定义为后续章节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确保了不同机构在使用时有共同的理解。例如,“信息资源”被定义为在应急管理活动中生成、存储、传输或使用的各类信息集合,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像、音频等形式的数据。
数据分类与编码
标准规定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的分类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编码规则。这种分类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有效组织和高效检索。比如,按照业务领域可以将数据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唯一的编码标识。这不仅便于数据的归档管理,也为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奠定了技术基础。
数据采集要求
关于数据采集,标准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具体而言,要求采集的数据应来源于合法合规的信息源,并且要经过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性。此外还提到对于敏感数据需采取加密措施保护隐私安全。这部分内容对于保障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数据交换格式
为了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标准设定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这意味着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都能够按照相同的标准来接收和发送数据包。这对于构建智慧城市下的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尤为重要。
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在安全保障方面,标准提出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从物理层面到逻辑层面均制定了详细的防范措施,如建立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授权操作;定期备份重要资料以防丢失;部署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抵御外部威胁等等。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数据规范 第1部分:信息资源目录》通过明确术语概念、规范数据处理流程以及强化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内容,为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指南针,也是企业单位参与公共事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