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方法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mar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cop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428-2022《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湖南省内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和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及已建的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这包括水库、堤防、水闸、泵站、渠道等各类水利工程。明确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所有水利工程都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和保护。
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定义
标准中对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进行了清晰界定。管理范围是指为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所需的土地和水域面积;保护范围则是指为防止外界活动对水利工程造成不利影响而设定的区域。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划定原则
1. 依法依规:所有划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科学合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确保划定结果科学合理。
3. 分级负责:不同级别的水利工程由相应级别的政府或部门负责划定工作。
4. 公众参与:在划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透明度。
具体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有具体要求:
- 水库:大中型水库的管理范围一般为坝轴线上下游各300米至500米,左右岸各100米至200米;小型水库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小。
- 堤防:堤防管理范围为背水坡脚外侧50米至100米,迎水坡脚线至设计洪水位之间的区域。
- 水闸:上游500米至1000米,下游300米至500米范围内均为管理范围。
技术方法
规定了使用地形图测量法、GPS定位法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实地勘测。同时强调了数据采集精度的重要性,要求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划定结果的准确性。
监督检查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确保已划定的管理与保护范围得到有效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侵占这些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范》不仅明确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还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湖南省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