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作雨养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模式、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旱作雨养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玉米密植高产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Dense Planting Cultivation of Corn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in Arid Areas with Full-film Double Ridge Furrow Sowing and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详细解读一下《TNAASS 083-2024 旱作雨养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 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在“灌溉制度”这一条文上的变化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灌溉制度的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灌溉次数和大致的时间节点,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灌溉制度得到了细化,明确了不同生育期的灌溉量、灌溉时间和土壤湿度控制范围。例如,在拔节期至抽雄期,要求每次灌溉量为60-80立方米每公顷,且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之间。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它使种植者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灌溉时机和水量,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玉米的生长需求。具体应用时,种植者需要配备相应的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定期检测土壤湿度,并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调整灌溉计划。此外,还需结合天气预报信息,避免在降雨前后进行灌溉,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通过这样的改进,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技术的可操作性,还进一步提升了玉米产量和品质,为旱作雨养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