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六盘山阴湿冷凉区青贮玉米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关键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六盘山阴湿冷凉区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生产。
Title:TNAASS 084-2024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ilage Corn in the Cool and Humid Area of Liupanshan Mount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六盘山阴湿冷凉区是我国重要的青贮玉米种植区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对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特殊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TNAASS 084-2024 六盘山阴湿冷凉区青贮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进行了修订,旨在进一步提高该地区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以《规程》中新旧版本关于“播种期确定”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为例,进行深度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播种期确定的变化
在旧版《规程》中,对于播种期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时播种”,缺乏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而在新版《规程》中,则明确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播种时间范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但最迟不得晚于5月上旬。
这种变化反映了农业科研人员对六盘山地区气候特征认识的深化。通过多年观测发现,早春低温是影响青贮玉米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播种过早,在土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种子发芽速度慢、出苗率低,容易导致病害发生。因此,将播种期推迟到气温达到适宜水平后再进行,能够显著提升幼苗健壮度和成活率。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利用新版《规程》提供的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监测气温变化:在每年春季到来之际,密切跟踪气象部门发布的日平均气温数据。当连续三天的日最低气温均超过10℃时,就可以安排播种工作。
2. 选择耐寒品种:即使是在推荐的最佳播种期内,也应优先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
3. 优化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有利于种子均匀分布。同时注意覆土厚度适中,既能让种子充分接触水分又不至于因积水而腐烂。
4. 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后要密切关注土壤湿度状况,必要时进行灌溉保湿;同时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确保幼苗健康成长直至收获期。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结合新版《规程》中关于播种期的具体指导,六盘山阴湿冷凉区的农民朋友们可以在保障作物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水平的产量与质量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生态条件下开展高效种植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