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枳壳林套种黄精的种植地选择、种苗准备、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枳壳林下套种黄精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Huangjing Intercropping under Citrus Trifoliat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484-2022《枳壳林套种黄精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枳壳林下套种黄精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枳壳林下套种黄精的生产。明确了适用区域和作物组合。
2. 术语和定义:包括枳壳、黄精等基本概念的定义,确保各方对术语的理解一致。
3. 环境条件:要求种植地海拔在300米至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至18℃,年降水量1200毫米至1500毫米。这些气候条件有利于枳壳和黄精的生长。
4. 种苗选择:枳壳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苗木;黄精则需选择根茎粗壮、无病虫害的种苗。这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5. 整地与施肥:要求深耕土壤,施足基肥。具体为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吨至45吨,并配合使用磷钾肥。
6. 栽植密度:枳壳与黄精的合理搭配是关键。一般建议枳壳株行距为4米×5米,每穴定植一株;黄精则按每平方米8株至10株进行栽植。
7. 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强调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病虫害。
8. 采收:黄精通常在栽植后第三年采收,而枳壳则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保护根系,避免损伤。
9. 质量安全:所有投入品(如肥料、农药)均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内容是对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旨在指导实际生产操作,促进枳壳林套种黄精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