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玫瑰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玫瑰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Ro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274-2021玫瑰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玫瑰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玫瑰品质和保障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基本原则
标准开篇明确了绿色防控的基本原则,强调以生态调控为主导,结合物理、生物及化学方法,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这表明,在玫瑰栽培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与剂量,确保玫瑰产品的安全性与环境友好性。例如,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捕食蚜虫等害虫,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害虫密度,还能避免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药剂而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二、预防措施
在预防阶段,标准特别指出要注重田间卫生管理,包括及时清除杂草、修剪病残枝叶以及合理布局种植密度等。这些操作有助于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场所。此外,还建议采用轮作制度,即不同作物之间轮流种植,以此打破某些特定病虫害的生活周期,从而达到抑制其发展的目的。比如,在玫瑰园中交替种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可能吸引有益昆虫前来栖息,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循环。
三、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为了更好地实施精准防控策略,《DB43/T 2274-2021》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这意味着需要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工作,记录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控方案。同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当预测到某种病虫害即将爆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化。
四、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在实际操作层面,标准推荐了多种综合防治技术。首先是物理防治法,比如设置防虫网覆盖温室大棚入口处,阻止外界害虫侵入;其次是生物防治法,例如释放赤眼蜂寄生螟蛾卵粒,利用其天敌关系控制害虫数量;最后是科学合理地施用化学农药,但必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进行配比稀释及喷洒作业。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用药后都需要间隔足够时间才能采摘花朵,确保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五、培训教育与监督管理
为保证上述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标准还强调了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各级政府机构应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知识普及活动,让广大农户了解掌握正确的病虫害识别技巧及防控方法。另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非常必要,通过不定期抽查检验等方式核实各环节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行事,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给予相应处罚,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