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分蘖洋葱中洋葱黄矮病毒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法的技术要求、样品处理、检测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分蘖洋葱中洋葱黄矮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Title:Detection of 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in Multiplier Onions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 DB22T 345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55-2023《分蘖洋葱中洋葱黄矮病毒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植物病害检测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标准中的“5.1 样品采集”规定了样品应从田间随机抽取,每个地块不少于5个点,每个点采集10株植株。这一要求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避免因采样不均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在“6.2 提取液制备”部分强调使用专门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提取到高质量的RNA直接影响后续PCR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标准明确指出“7.1.2 扩增体系”的组成:2×Premix Taq酶、正向引物、反向引物、ROX染料及模板RNA。其中引物设计需覆盖洋葱黄矮病毒基因组特定区域,确保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特异性。
“8 结果判定”部分规定Ct值≤35为阳性,Ct值>35且曲线无明显扩增峰为阴性。当Ct值介于35与38之间时需重复实验,若重复后仍在此范围内则判为可疑,建议进一步采用其他方法验证。
此外,“9 报告内容”要求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日期、试剂批号、仪器型号、扩增曲线图等详细信息。这些资料对于结果追溯和质量控制非常必要。
该标准还特别提到“10 注意事项”,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实验室环境清洁、试剂有效期以及废弃物处理等问题,以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3455-2023不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还对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助于提高分蘖洋葱中洋葱黄矮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