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低效用地识别的原则、工作流程、数据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城镇低效用地的识别与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Inefficient Land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558-2023城镇低效用地识别技术指南》是湖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识别城镇低效用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第4.1条:低效用地定义与分类
本条规定了低效用地的定义,是指土地利用强度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或因规划调整等原因不再符合当前发展需求的土地。分类包括产业类、公共设施类、住宅类等五种类型。这为后续识别工作明确了范围和方向。
第5.2条:数据收集要求
提出应全面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资料,并建立数据库。特别强调要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保证识别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第6.3条: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了包含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八项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容积率低于0.5或高于2.5均视为低效,建筑密度超过70%也需重点关注。这些量化标准便于实际操作中进行判断。
第7.4条: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地块进行打分评级。规定得分低于60分为低效用地。此方法既考虑了客观数据又兼顾主观判断,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
第8.5条:成果应用建议
要求将识别结果应用于土地供应计划制定、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鼓励通过协议置换、政府收储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资源。这一条强调了标准实施的实际效果。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点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