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佯黄竹丰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佯黄竹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Yanghuang Bamboo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41-2023 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佯黄竹丰产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种苗选择:标准中明确指出,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是确保产量的基础。种苗应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根系发育,建议从信誉良好的种苗繁育基地采购,并进行必要的检疫。
2. 土壤条件:要求种植地土壤pH值应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并且要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竹子的快速生长。
3. 栽植密度:推荐每公顷栽植密度为1650株至2250株。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每株竹子都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避免过度拥挤导致营养不良。
4. 施肥管理:强调在不同生长期采用不同的肥料配比。例如,在竹笋出土前一个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在竹子生长旺盛期增加钾肥比例以增强抗逆性。同时注意控制施肥量,防止过量造成环境污染。
5.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扩散蔓延。
6. 采收与加工:对于竹材或竹笋的采收时间也有明确规定。比如竹笋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早晨或者傍晚,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并保持鲜嫩度;而竹材则需等到其木质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行砍伐,以便获得更优质的材料用于后续加工。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生产者实现更高水平的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