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密植丰产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油橄榄的密植丰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densit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Oliv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橄榄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51/T 2413-2023)是一项针对四川省油橄榄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橄榄的密植丰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园地准备
标准指出,油橄榄园应选择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无霜期240天以上的地区。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在园地准备阶段,要求深翻土地6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对于坡地果园,需做好梯田建设,确保水土保持。
苗木选择与定植
标准强调苗木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嫁接苗。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株行距为3米×4米或4米×5米。定植时要注意苗木的根系舒展,栽植深度略高于原土印即可。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幼龄树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进入结果期后,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平衡营养供给。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橄榄常见的病虫害如炭疽病、蚜虫等,标准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避免滥用造成环境污染。
修剪整形
为了实现高产稳产,标准特别提到修剪整形的重要性。冬季修剪主要去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条,夏季则侧重于摘心促发新梢。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
收获与采收
收获时间直接影响到油橄榄果实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标准规定,当果皮由绿色转为紫黑色时即可开始采收。采收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此外,提倡采用机械化采摘设备以提高效率。
以上是对《油橄榄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51/T 2413-2023)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广大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