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柳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大田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柳兰的人工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hododendron brachycarp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34-2023《柳兰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柳兰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柳兰的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栽培方式,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基本框架。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柳兰”进行了定义:柳兰属植物的一种,具有观赏价值。这一定义确保了在讨论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概念,避免歧义。
园地选择与准备
要求园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宜的地方。园地需深耕细作,施足基肥,合理规划种植区域。这些措施旨在为柳兰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
繁殖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种子繁殖需注意播种时间和温度控制,扦插繁殖则要选择健壮枝条,并做好消毒处理。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柳兰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浇水时要注意水量适中,避免积水;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阶段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及时清除杂草以减少养分竞争;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采收与加工
当柳兰达到一定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加工如清洗、晾晒等预处理工作,然后按照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加工或直接销售。这样不仅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延长保鲜期。
以上是对DB51/T 3034-2023《柳兰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