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光茶园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展示、旅游服务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观光茶园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ghtseeing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21-2023《观光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管理,提升茶园的生态价值、文化内涵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规划原则
原文:观光茶园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功能复合的原则。
解读:这一原则强调了在观光茶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当地茶文化和历史,同时结合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例如,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茶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
4.2 区域划分
原文:观光茶园宜划分为核心体验区、景观展示区和服务配套区。
解读:根据功能不同将茶园分区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核心体验区是游客直接参与采茶制茶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景观展示区则用于展现茶园美景及茶文化历史;服务配套区提供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支持。各区域之间需保持适当距离以保证安静舒适环境。
5.1 种植密度
原文:乔木层种植株行距为6m×8m至8m×10m;灌木层种植株行距为1.5m×2m至2m×2.5m。
解读: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能增强景观效果。乔木层通常选择高大挺拔的树种作为背景林,形成遮荫效果;而灌木层多采用茶树品种,既可观赏又便于采摘。这种多层次结构有利于改善微气候条件并增加生物多样性。
6.1 道路系统
原文: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4米,支路宽度不宜小于2米,并应铺设硬化路面或铺设砂石材料。
解读:良好的道路系统对于确保游客安全便捷地游览至关重要。主干道连接各个主要景点,宽度足够容纳车辆通行;支路则通往具体的小型设施如茶坊或者观景台等。采用合适的路面材质既能保证通行顺畅又能减少对土壤的压力。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项指标。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51/T 3021-2023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