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施肥技术要求、田间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玉米种植过程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Title:Corn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09-2023《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种植中化肥减量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玉米种植过程中化肥减施增效的技术操作。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玉米品种特性制定,具有地域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化肥减施”、“增效”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化肥减施”是指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增效”则指通过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施肥原则
1.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施肥方案。这要求农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土壤检测报告来调整施肥结构。
2. 平衡施肥。即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使用,避免单一养分过量导致浪费或副作用。
3. 分期施肥。将总施肥量分为基肥、苗肥、穗肥等多个阶段施用,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
四、具体技术措施
1. 基肥:每公顷施用纯氮150-225公斤,五氧化二磷75-150公斤,氧化钾75-150公斤。这一比例基于多年试验数据得出,在确保高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2. 苗肥:在玉米拔节期追加适量氮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通常情况下,每公顷可追加尿素75-120公斤。
3. 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此阶段是决定果穗大小的关键时期,适当增加氮肥有助于提高产量。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盲目加大化肥用量。过度施肥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2. 结合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3. 定期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调整施肥策略,确保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相匹配。
六、效果评估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规程,预期可以实现化肥用量减少10%-2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玉米产量的目标。为了验证实际成效,需定期采集田间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养分含量、植株长势、最终产量等指标。
综上所述,《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为四川省范围内开展玉米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