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与复壮的技术要求,包括茶园评估、改造措施、复壮措施及后续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低产低效茶园的改造与复壮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Low-Yield and Inefficient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01-2023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与复壮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四川地区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茶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造和复壮措施,对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低产低效茶园的认定标准。当茶园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平均产量的60%,或者茶树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时,即可认定为低产低效茶园。这一标准为后续改造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在改造方法上,标准推荐采用“深耕深翻+改良土壤”的综合措施。深耕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以打破板结层,改善土壤通气性。同时要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量不低于2吨,并配合适量的磷钾肥,调整土壤养分结构。
对于衰老严重的茶树,标准建议采取重修剪的方式进行复壮。修剪高度控制在离地面30-40厘米处,保留健壮枝条。修剪后要及时清理园地,去除枯枝落叶,并喷洒石硫合剂等药剂预防病害。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标准强调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提倡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手段。化学药剂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农残超标。
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茶园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茶园基本信息、改造过程记录、投入品使用情况等内容,确保改造工作的可追溯性和科学性。
实施本标准时,各地应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运用,注重因地制宜。通过系统的改造措施,可以使低产低效茶园焕发新生机,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