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氯硝柳胺泥敷灭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使用氯硝柳胺泥敷法进行钉螺控制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nail Control Using Niclosamide Mud-patch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993-2023《钉螺控制技术 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氯硝柳胺泥敷法对钉螺进行灭杀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稻田、沟渠等钉螺孳生环境的灭螺工作。明确指出适用范围为四川省特定区域和钉螺主要孳生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引用了GB/T 17167-2009《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相关文件。这些引用文件为实施本标准提供了基础依据。
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钉螺\"、\"氯硝柳胺\"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钉螺是指能够传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螺类。
4. 技术要求:
- 原材料选择:要求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氯硝柳胺原药,并采用无毒、无害的粘土作为辅料。
- 泥敷量计算:按照每平方米稻田或沟渠水面面积计算所需泥敷量,具体数值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 施工方法:先将粘土与水混合成稀泥状,再加入氯硝柳胺充分搅拌均匀后敷于目标区域表面。
5. 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作业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药物;施工完成后及时清洗工具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6.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钉螺死亡率来评估灭螺效果,合格标准为死亡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还需要监测周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确保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7. 维护管理:定期巡查维护施药后的区域,发现残留药物应及时补充;建立档案记录每次施药的时间、地点、用量等信息以便后续跟踪检查。
8. 注意事项:强调不得在饮用水源附近开展此类活动;儿童及孕妇应远离施药现场;如不慎误食或皮肤接触,请立即就医治疗。
以上内容基于DB51/T 2993-2023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