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食葵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of Sunflow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15/T 2894—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向日葵机械化生产的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向日葵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向日葵的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这意味着标准提供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其次,在播种环节,标准规定了机械播种的技术要求。包括播种深度、行距、株距的具体数值,以及种子质量的要求。例如,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40-50厘米。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向日葵生长发育的需求,确保植株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接着,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机械化除草、施肥、灌溉的重要性。机械除草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施肥时需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肥料,并采用机械化施肥设备以保证均匀度。灌溉则要结合气象条件和土壤湿度,利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进行精准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替代传统化学农药。这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降低农产品残留风险。同时,还应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收获阶段,标准对联合收割机的选择与调试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割台高度一般设置为10-15厘米,滚筒转速根据作物含水量调整至适宜范围。此外,还应注意检查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收获后的籽粒质量和清洁度达到标准。
最后,标准还包含了安全操作规范,提醒使用者在使用各类农业机械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细化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细节,为实现向日葵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将有助于促进内蒙古地区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