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料形态特征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道路、桥梁、建筑及其他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集料形态特征的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Aggregat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88—2023《集料形态特征测试与评价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集料形态特征测试和评价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条文规定了“集料”、“形态特征”等基本概念的定义。例如,“集料”是指用于建筑材料中的各种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材料,而“形态特征”则是指集料颗粒的形状、表面纹理及其对工程性能的影响。这些定义为后续测试方法的选择和结果解释提供了基础。
2. 测试设备要求
- 在测试设备的选择上,规程强调了设备精度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推荐使用的仪器型号及校准周期。比如,对于颗粒形状测定仪,要求其分辨率不低于0.01mm,并且每半年需进行一次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样品准备
- 样品准备部分明确了样品采集的数量、尺寸以及预处理方式。规程指出,在取样时应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通常情况下每个批次至少抽取10kg以上的试样,并经过筛分后选取特定粒级作为测试对象。此外还提到,在试验前应对样品进行烘干处理直至恒重状态。
4. 颗粒形状测定方法
- 关于颗粒形状的测定,规程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方法,二是通过激光衍射原理来获取颗粒大小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形状特性。前者适用于需要精确量化颗粒几何参数的情形;后者则适合快速筛查大批量样品中的异常个体。
5. 结果评价标准
- 最后,在结果评价方面,规程制定了具体的评判准则。它将不同用途下的集料按照其形态特征划分为若干等级,并给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如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用粗集料,其针片状含量不得超过15%,否则即视为不合格产品。
以上内容只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需求灵活运用。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