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失能者识别和失能等级评定的术语、定义、原则、方法及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需要进行失能等级评定的相关机构和个人,以及为失能者提供服务的组织。
Title: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Disabled Individuals - DB4403/T 274-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失能者识别和失能等级评定方法》(DB4403/T 274-2022)是深圳市的一项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失能者的状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失能人员的识别与等级评定工作。这意味着它不仅限于医疗领域,还涉及社会保障、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合作。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失能”被定义为由于疾病、损伤或衰老等原因导致个体在日常生活活动(ADLs)中的能力受限。这一定义强调了失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对于失能等级评定流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框架。包括信息收集、初步筛查、全面评估以及结果确认四个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信息收集阶段需要获取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记录等资料;而全面评估则需涵盖身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评定指标体系的设计。标准采用了多维度综合评价模式,其中包括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和高级生活能力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下又细分出若干具体项目,如穿衣、进食、洗澡属于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范畴内。通过这些详细的指标设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失能者的实际状况。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评估人员的专业资质问题。从事失能等级评定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并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这有助于确保评估过程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最后,在数据管理和使用方面,标准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来存储所有相关数据,并且规定了数据共享机制以促进跨部门协作。这对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失能者识别和失能等级评定方法》(DB4403/T 274-2022)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为深圳市失能人群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