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公共信用领域信息的数据元的表示、分类、编码规则和基本属性。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公共信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Foundation Information Data Elements - Part 6: Public Credit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278.6-2022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元规范 第6部分:公共信用》是深圳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公共信用领域的数据元进行了系统化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公共信用数据元的定义与范围。第3章规定数据元是用于标识和描述特定信息的数据单元,适用于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这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概念基础。
在数据元属性方面,标准第5章详细规定了每个数据元应包含的属性。例如,数据元名称必须唯一且具有描述性;数据元定义需准确反映其含义;数据类型包括字符型、数值型等;数据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数据格式如日期格式为YYYY-MM-DD。这些属性确保了数据元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第7章重点阐述了公共信用数据元的具体内容。其中,自然人信用数据元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以及信用行为记录如履约情况、失信记录等。法人及其他组织信用数据元则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注册资本、信用评级等。这些数据元全面覆盖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主要方面。
在数据元引用方面,标准第9章指出数据元之间可能存在引用关系。例如,某项信用评估可能引用多个相关数据元。这种引用机制保证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性,避免孤立数据的产生。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元的更新与维护。第10章要求建立数据元管理机制,定期审查和更新数据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这确保了数据元体系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DB4403/T 278.6-2022》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元规范,为公共信用信息的标准化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