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斗门重壳蟹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斗门重壳蟹的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umen Heavy Shell Crab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4/T 32—2022斗门重壳蟹养殖技术规范》是珠海市斗门区针对本地特色水产养殖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斗门重壳蟹的养殖环境、苗种选择、放养密度、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养殖环境方面,标准要求池塘面积应在5至2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2至1.5米。池塘底部需平整且无淤泥堆积,池埂坡比为1:(2.5-3)。进排水系统应独立设置,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此外,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防止螃蟹逃逸。
关于苗种选择,标准指出亲蟹应来源于健康无病的天然水域或经过检疫合格的人工繁育场。亲蟹规格应在250克以上,雌雄比例为1:1。放养前需将亲蟹暂养于网箱中驯化7-10天,并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
在放养密度上,标准建议每亩投放亲蟹800-1000只。放养时间宜选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水温稳定在15℃以上。放养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操作。
饲料投喂方面,标准推荐采用优质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新鲜小杂鱼虾和蔬菜水果。日投喂量按亲蟹体重的3%-5%计算,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点应设在池塘四周浅水区固定位置,便于观察摄食情况。
病害防治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预防为主,定期巡塘检查水质变化和螃蟹活动状况。每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浓度分别为10-15千克/亩和1-1.5千克/亩。发现病蟹应及时隔离处理,并查找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斗门重壳蟹的成活率和品质,促进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