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建设项目及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省地方标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DB43/T 2424-2022)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为全省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监测布点与调查部分,规程明确要求在项目区及影响区内依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合理布置监测点。特别是对于坡度大于25°的区域,应加密布设监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全面反映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状况。此外,还强调了对植被覆盖度低于30%的土地需重点监测,因为这类区域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其次,在数据采集环节,规程规定了土壤侵蚀量测定的具体方法。例如采用径流小区法时,每个小区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米,并且要设置至少三个重复试验单元来保证数据准确性。同时指出,当使用遥感影像分析手段获取信息时,分辨率不低于1米,并且需要结合地面验证资料进行校正。
再者,关于成果报告编写方面,规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监测报告应当包含项目概况、监测方案执行情况、主要发现以及建议措施等内容。特别提到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严重生态破坏风险的情况,除了常规内容外还需单独列出专项评估章节,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治理对策。
最后,在质量控制措施上,规程强调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质控计划、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实施外部评审等步骤。同时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仪器设备需定期检定维护,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总结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而且针对各个环节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