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外荧光测硫仪测定液体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的测定,硫含量范围为5 mg/kg~5000 mg/kg。
Title:Test Method for Sulfur Content in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by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Analy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14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130-2021《紫外荧光测硫仪测定方法》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使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硫含量的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测定液体燃料、石油产品及添加剂等材料中的总硫含量。这一范围明确了紫外荧光法的主要应用领域,确保了测试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原理:依据样品在高温氧化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硫(SO₂),通过紫外光激发后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硫含量。此原理强调了测试过程中化学反应与物理检测相结合的过程,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仪器设备要求:规定了仪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进样系统、裂解炉、紫外检测器等,并要求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精度。此外还特别指出需配备自动进样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误差。
4. 样品准备: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有不同的前处理方式。例如,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取样;而对于固体或半固体则需要先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再进行分析。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最终数据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5. 操作步骤:
- 样品注入:将已准备好的样品按照设定好的体积准确地注入到裂解炉内。
- 温度控制:设置合适的裂解温度(通常为1050°C左右),以确保所有含硫化合物都能完全转化为SO₂气体。
- 数据采集与处理:记录下产生的荧光强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或公式换算成实际硫含量。
6. 结果表示与报告:测定结果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数字,单位为mg/kg或%(m/m)。同时还需要注明采用的标准号以及实验条件如仪器型号、环境参数等信息以便于复核验证。
7.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建立内部质控体系,比如设置空白对照、重复性试验、加标回收率测试等项目来监控整个流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以上就是对DB43/T 2130-2021《紫外荧光测硫仪测定方法》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