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蜜蜂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蜂群管理、饲料与给饲、病敌害防治及蜂蜜生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蜜蜂养殖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eekee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133-2019《蜜蜂养殖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蜜蜂养殖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场地要求
1.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周围5千米范围内无化工厂、医院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施。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污染源会对蜜蜂的健康和蜂蜜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选址时必须确保环境清洁,避免有害物质对蜜蜂造成危害。
二、蜂群管理
2. 每个蜂箱内应保持适宜的蜂群密度,每箱蜂群数量控制在1.2万至1.5万只之间。
解读:合理的蜂群密度有助于提高蜜蜂的工作效率和繁殖能力。过密会导致资源竞争加剧,影响蜜蜂的生存;过稀则不利于蜂群的壮大和蜜源的有效利用。
三、病虫害防治
3. 定期检查蜂群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
解读:病虫害防治是蜜蜂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可以有效保护蜂群,避免疾病传播。同时,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是为了保障蜂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四、采蜜与加工
4. 采蜜应在天气晴朗、蜜源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每次取蜜量不宜超过蜂箱总蜜量的三分之二。
解读:采蜜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蜂蜜的质量和产量。晴天有利于蜜蜂活动,蜜源充足能保证蜜蜂有足够的储备。适度取蜜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不会对蜂群造成负担。
五、记录与档案
5. 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包括蜂群数量、采蜜记录、病虫害防治情况等内容。
解读:建立详细的养殖档案有助于跟踪蜂群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后续的养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快速查找原因,便于改进养殖技术。
以上条文从选址、管理、防治、采蜜到记录等多个方面对蜜蜂养殖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养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