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覆盖垄作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耕作方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采用秸秆覆盖垄作技术进行玉米生产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
Title:Corn Straw Coverage Ridg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3T 3-2023 玉米秸秆覆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种植中采用秸秆覆盖垄作的生产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及丘陵区的玉米种植区域。这些地区气候特点决定了其适合采用秸秆覆盖垄作的方式,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2. 播种前准备
- 秸秆处理:要求将上一年度的玉米秸秆粉碎至5-10厘米长度,并均匀撒布于地表。这一步骤不仅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有效减少风蚀和水土流失。
- 整地质量:强调垄台宽度应在60-70厘米之间,垄沟深度保持在15-20厘米范围内。良好的垄体结构可以保证水分渗透性和通气性,为后续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3. 播种与施肥
- 播种时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左右即可开始播种。同时建议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
- 基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其中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5:0.5。追肥则应在苗期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由于有秸秆覆盖,土壤湿度相对较高,但仍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溉。灌溉方式宜采用滴灌或渗灌,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浪费。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控。特别注意玉米螟、粘虫等常见害虫的监测与治理。
5. 收获与后处理
收获时间应选择在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0%-25%时进行。收获后的秸秆可以直接覆盖于地表作为下一轮耕作的基础材料,也可以集中收集用于其他用途如饲料加工等。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能够显著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保护耕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